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时间:2023-12-17 11:48:17    阅读:131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

 

导读:在货币供给和经济政策中,基础货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货币供给量的“原料”,也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讲解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央行如何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影响经济。

什么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货币基础,是指在金融体系中最基本的货币形式。通常指的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如美国的M0,中国的M0等。它包含了纸币、硬币和央行存款。与其他货币形式相比,基础货币的发行通常是由央行直接控制的。

哪些因素影响基础货币?

央行通过控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决定了基础货币的数量。

央行的负债包括央行发行的纸币和存款准备金,资产则包括各种债券、外汇、黄金等资产。当央行购买债券或黄金等外汇资产时,负债端的存款准备金会增加,从而推动基础货币的发行。同理,如果央行卖出债券或外汇资产,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总量也会相应缩小。

货币供给量是怎么计算的?

货币供给量是指所有可以用于支付货款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数量,它包括现金、支票、存款和电子货币等。货币供给量也涉及到货币的投放和回收。

货币供给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M2 = M1 + 保存在银行中的其他存款(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而M0,也就是基础货币,是M2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影响 M2,进而影响市场上的实际货币供给量。要知道,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对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央行如何控制基础货币?

控制央行负债端

央行可以控制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

央行可以通过一系列策略来增加负债端的存款准备金,例如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贷款、向市场公开回购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操作。这些操作可以增加银行的储备,从而推动货币的发行量。

相反的,央行可以通过收回负债端的存款准备金来缩减基础货币的总量。

市场公开操作

市场公开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卖债券来控制基础货币数量的一种手段。如果央行出售债券,投资者则需要用他们手中的货币向央行购买,央行的负债逐渐减少,基础货币的数量也开始萎缩。

反之,如果央行购买债券,投资者将向央行出售证券,央行的负债随之逐渐增加,从而推动基础货币的数量增加。

基础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价格水平

当基础货币的供给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供给总量也会随之扩大,而物价水平倾向于上升。

同时,当市场上基础货币的供给增加过度时,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脱离实际价值。这时央行可能会采取紧缩政策,限制基础货币的增加,以稳定物价和经济形势。

利率

基础货币的增加也会影响利率。

当基础货币的供给减少时,市场上的利率通常会上升,因为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满足借贷需求。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因此,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间接影响利率水平,从而影响整个经济。

总结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量的“原料”,央行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来影响和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因素。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掌握着整个经济的“脉搏”。

关键词: